忘川。小小创作空间: 五月 2012

Facebook like

2012年5月19日星期六

清代宫廷资料:清宫帝后生活起居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皇帝一天的生活,包括御殿理政、向皇太后等长辈问安、早膳、批阅奏章、御经廷、晚膳、接见臣工、娱乐、入寝、宠幸妃嫔等。一天的活动,安排的满满的,而且要按规矩办事。(秦国经,2005pg358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例如:
a)   康熙十一年(1672年)八月十四日(秋):
辰初(7am     到乾清门听政
辰时(7am-9am 在弘德殿听讲官进讲《论语。为政》“君子。不器一章”。
午时(11am-1pm   到太皇太后、皇太后宫问安。
未时(1pm-3pm 到瀛台赐进贡蒙古王公宴。回宫后,接见大臣;读书写字;批阅奏章等。史书记载:“宫中手不释卷,研精义蕴,亲御丹铅,少暇即游艺翰墨。” (阎崇年,2008pg56

b)   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五月初一日,壬申
辰初(7am     到乾清门听政
巳时(9am-11am   上问太皇太后安(秦国经,2005pg358


一.皇帝御殿理政(御门听政)活动
·           时间:春夏二季定为卯时正(6am),秋冬二季为辰初(7am)。时限通常是一个时辰(两个小时),因事而变,或长或短。一般情况,一日一次。重要事情,一日数次。(阎崇年,2008pg60;崔清北,pg144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官员:大学士、学士,六部九卿 - 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尚书,加上都察左都御史、通政使和大理寺卿,还有詹事、科、道等,以及相关的官员,起居注官负责做记录。满、汉官员,除有事故者外,凡御门听政有启奏事宜,都要一同启奏。每天早上辰时,大学士、六部九卿等官员,都要赶到听政之处,将本部日常事务上奏皇帝。不参加御门听政的各部官员分为两类:第一类,凡不能参加御门听政的官员,没有常奏事宜的,也都要每日黎明齐集午门,巡查满、汉官员中有怠懒规避者,立即题参。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内容:吏部官员升转谪(zhe)降、户部田赋钱粮、礼部典礼封爵、刑部处理大案要案等。有些奏报康熙帝当时做出决定,责令有关部门执行。遇到重要问题,康熙帝要详细询问细节,征求各方意见,或再做调查,或再做议决。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御门听政的决策过程:主要是:奏、听、议、决、行。官员的上奏,有口头的,也有书面的。清制,“臣工奏事,公事用题,私事用奏。题本用印,奏本不用印”。许多重要、复杂的事,各部要具本(请示报告)奏上,待面奏完毕,由大学士们处理。其他如九卿、詹事、科、道、三法司等官吏,有时也参加听政时的面奏。他们有时为各自的重要事情面奏,更多的是准备回答皇帝的有关询问,或奉皇帝的旨意一起商讨有关政务。每逢有吏部或九卿推荐官吏,他们让大学士们充分发表意见,以决定去取,有时无法决定,便令下次再议。(阎崇年,2008pg62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地点:主要是在乾清门,如果皇帝出巡,驻跸外地,听政理事的时间不固定,活在辰时(7am),或在午时(11am-1pm),或戌时(7pm),随情况安排。(秦国经,2005pg359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御门听政的时间在康熙21年后有所变化。那时玄烨虽春秋鼎盛,但许多在初年为他出谋划策的大臣却已老态龙钟,为了参加御门听政,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身,他们年老气衰,早起赶往宫中成了一大负担。于是大理侍司务赵时楫上疏:“诸臣每夜三更早起,朝气耗伤,未免日间办事反难精密。不若分班启奏,俾其精神,递相节养。或令满汉正佐轮流,或将朝期比前量为增益,以立不刊之典”。玄烨街道奏折后,认为他言之在理,于是回批道:“朕御朝太早,各官于三、四鼓趋赴朝会,殊为劳瘁。自今以后,朕每日御朝听政,春夏以辰初刻(7am),秋冬以辰正初刻(8am)。… … 如有年力衰迈及偶患疾病,俱向本衙门说明,免其人奏其集。”从此以后,御门听政的时间春夏二季就改为七时一刻,秋冬二季改为八时一刻。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玄烨是御门听政为乐事。大臣们都说他每天临朝太辛苦,他却说:“此乾清门乃朕宫中,亦有何劳?”然哦,每天夜半起身对于养尊处优的朝臣来说却其苦不堪。他们三番五次上疏,提出种种理由,希望皇帝能够放宽御门听政的时间。面对大臣的反复恳请,玄烨终于对某些情况作了让步。每逢大朝之期,或遇大雨大雪,与酷暑严寒,却无应奏事宜,方许临时请旨暂停听证;对前来上朝的年迈大臣也放宽了限度:年逾六十岁的大臣不必每天都来,可以间隔三两天到乾清门前启奏一次。但玄烨本人因“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,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,或隔三四日恐致倦怠,不能始终如一矣”,所以仍坚持每日听政。(崔清北,pg144


二.帝后的游玩娱乐活动
(1) 巡幸:康熙、乾隆二帝曾六次南巡下江南,还有西巡五台山,东巡曲阜(fu)、盛京等地。皇帝频频出巡,名义上是了解下情,省方观民,但实际上却是大型的旅游活动。

(2) 木兰秋獮(xian)骑射尚武为“满洲根本”。每年秋天,皇帝到承德围场举行打猎活动,届时,蒙古、回部等少数民族王公台吉等,要轮班入观,邑从行围,进献贡品。清帝赐宴,游园玩乐。

(3) 宫中娱乐嬉戏:新年节令娱乐,清代以元旦、冬至、皇帝寿诞日为三大节。届期举行大朝会,进行隆重的庆典。元旦,即春节,皇帝要早早起床,先到各处祭祀,,祀各处早乐大型的旅游活动拈香拜佛行礼。清晨,即率诸王贝勒及一二品大员到皇太后处行礼。然后到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及在京蒙古王公的庆贺。并在乾清宫大摆午宴,饮酒看戏。(秦国经,2005pg360

(4) 冰嬉:隆冬时节,帝后要到西苑(今中南海北海)观冰嬉。清朝一向注重武功,并将滑冰与习武结合起来。每年冬天,要从各地挑选上千名善滑冰者入宫受训,从冬至至三九,在太液地上表演并比赛,供帝观赏。(秦国经,2005pg361

(5) 九九清寒图:
·           每逢到三九寒冬,宫中流行一种纪时消遣的游戏,这边是填染九九消寒图。每年冬至节前,宫室内部贴上九九消寒图。自冬至开始,每过九天为一九,共九个九计八十一天。每日由室主人按图逐日填染消寒图,至填满全图,九九也就过去了,於是春风送暖,柳绿桃红,万象更新。在嬉戏之中,不觉寒冬消失了,迎来了明媚的春光。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宫中这一纪时游戏活动,留下了不少的九九消寒图和有关记载。现存的清代九九消寒图有多种多样,形式各异,真是争奇斗巧,妙趣横生。现举几种,以共欣赏:
        i.      “阴阳符号”消寒图。每冬从交九开始,每天画一个阴阳符号,同时又记下当天的天气。具体画法是“上晴下阴,左风右雨,雪点当中”。(秦国经,2005pg361
       ii.      “宝葫芦”消寒图。它以中国历史故事为内容,用汉字组成连环葫芦,各环内再填写“雁南飞哉柳芽待待来春”九个字。这样一张小小的消寒图,以九九歌的形式,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编了进去。但要仔细阅读和辨认,才能连贯地读下来。(秦国经,2005pg362

¨        九九歌原文:
头久初寒才是冬,
三皇沿世万物生,
尧汤舜禹传桀事,
武王伐纣列国分。
二九朔风冷难当,
临潼斗宝各逞强,
王翦一恕平六国,
一统江山秦始皇
三九纷纷降雪霜,
斩蛇起义汉刘邦,
霸王力举千斤鼎,
弃职归山张子房。
四九滴水冻成冰,
孙权独占江南地,
鼎足三分属晋公。
五九迎春地气通,
红拂私奔出深宫,
英雄奇遇张忠俭,
李渊出现太原城。
六九春分天渐长,
咬金聚会在瓦岗,
茂公又把江山定,
秦琼敬德保唐王。
七九南来雁北飞,
探母回令是彦辉,
夤夜母子得相会,
相会不该转回归。
八九河开绿水流,
洪武永乐南北游,
伯温辞朝归山去,
崇祯无福天下丢。
九九八十一日完,
闯王造反到顺天,
三桂令兵下南去,
我国大清坐金銮。(秦国经,2005pg362 - 363

·           这样在寒冬深宫之中,既纪时消遣,又熟悉了历史故事,真是一种有意义有意义的活动。

(6) 御园行乐:清代的皇家规模大,数量多。如北京的三山五园、西苑、承德避暑山莊,可以说是山清水秀,风光旃(zhan)丽,庭院林木,错落有致。清朝各朝皇帝大部分时间在园内居住游乐。宫中和各个园中,都建有戏台,除初一、十五演戏外,每逢庆典和节令,宫中连演数天的戏。现有原存於宫中的戏本,戏单很多。看戏时帝后们主要娱乐活动之一。

(7) 其他娱乐活动,如琴棋书画、花鸟鱼虫,斗蛐养啯等,每个皇帝各有所好。(秦国经,2005pg364


秦国经(2005明清档案学,学苑出版社
阎崇年(2008康熙大帝,北京:中华书局,ISBN978-7-101-06224-3
崔清北()大清王朝十二帝(上册),北京:智品图书有限公司
唐益年(1993清宫太监,辽宁大学出版社